130萬理賠款縮成91萬,揭秘瞞天過海"兩頭騙"...
保險,卻成為有些人牟利的工具。本期節目關注江蘇南京警方破獲的一起保險詐騙案,涉案金額超2000萬元。那麼騙保團伙是如何作案的,來看江蘇劉先生的遭遇。
劉先生的父親是江蘇揚州一家工廠的員工,主要負責船上管道的維修安裝。一天傍晚,劉先生突然接到了父親同事打來的電話,說自己的父親人在醫院。

家屬 劉先生:當時肯定去問老板,是哪家醫院?他就含含糊糊地說在搶救室,最後一直把我們拖到晚上12點的時候,說人已經在殯儀館了。
因工傷離世 “保險公司”找家屬談理賠

劉先生的父親是在工作時出的意外,屬於工傷,但由於劉先生的父親並不是工作單位的正式職工,而是外包人員,所幸,他在入職前,工作單位出錢委托第三方公司購買了雇主責任險。 在劉先生與他父親工作單位協商賠償事宜時,兩名自稱是“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提出了一個“打包協議”。

家屬 劉先生:他直接拿出個單子,所有的喪葬費、管理費、精神補助費、死亡補助金一起包含在裡面,然後跟我們談。
雙方就賠償項目、計算標准等細節進行了多次溝通,經過幾天的協商,雙方達成一致。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一次突如其來的工傷事故,一份理賠協議,背後竟暗藏一條黑色產業鏈。本該保障勞動者和用工單位權益的雇主責任險遭遇精心設計的騙保陷阱。一份減輕職工家庭後顧之憂的能“救命”的劉先生的父親是江蘇揚州一家工廠的員工,主要負責船上管道的維修安裝。一天傍晚,劉先生突然接到了父親同事打來的電話,說自己的父親人在醫院。

家屬 劉先生:當時肯定去問老板,是哪家醫院?他就含含糊糊地說在搶救室,最後一直把我們拖到晚上12點的時候,說人已經在殯儀館了。
因工傷離世 “保險公司”找家屬談理賠

劉先生的父親是在工作時出的意外,屬於工傷,但由於劉先生的父親並不是工作單位的正式職工,而是外包人員,所幸,他在入職前,工作單位出錢委托第三方公司購買了雇主責任險。 在劉先生與他父親工作單位協商賠償事宜時,兩名自稱是“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提出了一個“打包協議”。

家屬 劉先生:他直接拿出個單子,所有的喪葬費、管理費、精神補助費、死亡補助金一起包含在裡面,然後跟我們談。
雙方就賠償項目、計算標准等細節進行了多次溝通,經過幾天的協商,雙方達成一致。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